ptt留學版:錄取,一年之後(UW, China Studies)

註:原文發於2012年7月10日



之所以沒在去年收到錄取信後發文,主因是英文是我最大的罩門,匆促的申請到出發,總擔心力有未逮,因此希望是等一切上了軌道,再把申請的緣由及出發到美國後的體會,與同樣背景或有類似困惑的朋友分享。



 Admission

University of Washington, Seattle
(Jackson School, International Studies-China), 2011

 Rejection

UC Berkeley, Stanford, Columbia, Harvard(爸媽問:怎沒申請H呢?怕浪費申請費?來!這間申請費爸媽出!), Pittsburg, Arizona ---P&A中間便發信告知研究領域不合

 Background

BA in History, NTPU(2008,GPA: 3.75/4.0)
UC Berkeley summer session (2009,GPA:3.9/4.0)
MA in History, NCCU(2011,GPA: 4.0/4.0)

 Test Score

GRE: V560, Q700, AWA 3.5 (01/2011)    TOEFL: 請讓我保留一個人生秘密:P

 Honors/Awards

書卷獎/ 短期出國獎學金(For CAL)/ 史學論文獎

 Working Experience

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, Project Assistant (兩年半)
NCCU, TA for England History (半年)

 Academic Publishing

One journal paper & Master Dissertation

 Non-academic publishing

報紙投書、地方雜誌、天主教刊物、非營利機構雜誌

Research experience 

Academic Sinica, RA (兩個月)
NCCU,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, RA (三個月)

 Special Experience

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特展特約導覽員/ 政大模聯/ 泰北國際志工

 Letter of Recommendation 

One from Academic Sinica, One from NGO,
three from NCCU(指導教授, 系上教授, 幼教所教授)

從西洋史到東亞研究

我從小熱愛歷史,自大學便立志要以西洋史研究為人生的志業,但,人生的路總難以預料。大學畢業的夏天,由於教堂修女的詢問,我加入了志工團,和十多位朋友到泰國北部進行三個禮拜的國際志工之旅,主要任務是教授泰北華人村的小朋友和老師們中文。他們的祖先為1949年滯留在滇緬的國民黨軍隊,並因政治因素或就地成家留在當地,就此成了沒有國籍的難民。出發前,我並不認為這趟出走會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,但三個禮拜過後,我清楚明白這場旅行改變了人生的關懷方向。自泰北歸來,我的心思毫無收回,我一邊撰寫以西洋史為題的論文,一邊重新思考我的人生規劃:我的目標仍是留學,但,那個研究領域似乎不再是三四百年前的歐洲。就在提出碩論大綱後的夏天(2010),我與指導教授談起我的困惑和想法,她相當信任我的決定,准我暫時放下論文去找尋答案。

在起初,因泰北引發對教育領域的好奇,我將申請方向設為「教育研究所」,並求教於教育學院,一位老師不僅答應讓我旁聽研究,更讓我成為其研究團隊的一份子。在那之後的三個多月,我旁聽訪談過程、轉錄錄音檔、走訪宜蘭的小學,並學習書寫分析報告,赫然發現一塊新寶地。

那是我第一次學習歷史之外的研究方法,過程非常新鮮且給我許多啟發,但不知為何,我仍覺得少了什麼,某天,當我拿起荒廢多時的論文史料,才想通少掉的東西叫作「熱愛」。離開了三個月,終於懂得何為歸屬!又是某天,我擔任國科會助理的教授和我聊起「東亞研究」,回家我立刻搜尋,發覺那或許是當前最適合我的選擇。

「東亞研究」包山包海,以UW的中國研究為例,它整合了政治科學、人類學、歷史學、社會學、文學、國際關係、城市規劃、地理學、電影、藝術史等關於「中國」的教授和資源。系上要求學生至少要跨兩個領域(這一年間,我修過歷史、人類學、社會學,旁聽了一門地理學),而除兩門課需和中國有關,只要是研究方向所需,課程的選擇相當有彈性,此外,入學一年後可申請各類學程(Nonprofit Management、InternationalDevelopment),換言之,這是個透過學科整合,以達到對研究對象有完整的理解,同時讓研究生從中找到就業或攻讀博士的方向。確定目標後,我以「泰北華人」為SOP主軸遞交七所學校,並幸運在2011年三月底收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際研究(中國研究組)的錄取通知。

收到錄取固然意外且「欣喜若狂」,但為不留遺憾,我重拾書本和史料,並在2011年
七月完成碩論口試、八月辦完離校,隨即便打包於2011年九月3號出發;我的離別相當緊湊,卻深感完成一切的幸運。回想這過程的點滴,我慶幸自己選擇冒險,中間固然歷經懷疑,但我亦不斷自問:「不做會不會後悔?」「會,不做我會後悔!」如此一問一答間,我也就把一切質疑拋諸腦後。

 聯絡教授

我在申請過程聯絡了CAL和Stanford的教授,並且皆收到回信,其中CAL的一位老師更和我通信了一陣子,讓我一時信心大增。即便最終和CAL無緣,我覺得連絡教授絕對是正確的作法,畢竟教授們會想多了解你的研究方向,而假使能把你對研究的想法與教授分享並獲得指教,不管結果如何,都會是很棒的收穫。

經費

我有投留獎,卻在面試關卡3取2被淘汰,最後只好申請台北市政府的留學貸款(約能
支付兩年2/3的學費)。我的父母雖支持我不足的費用,但實在不想坐吃山空(我當國科會助理的存款也只夠付幾個月的房租),好在開學前,我在圖書館找到打工的機會,加上大多自己下廚,著實省了不少花費,目前也繼續申請獎學金中,相信在累積無數個石沉大海後,終究會有好的結果。

關於英文-勇敢抬頭,面對缺點

從小到大,凡舉高中大學的學測,到大一英文低空飛過,英文都是我最大的罩門,原
以為進入大學總算能解脫,卻因著對西洋史的熱愛,不得不把英文從平均值以下拉到平均值。大學至研究所階段,我除了花了些時間補強(暑假補密集班),也藉用許多場合激勵自己,我的口語能力普通,仍報名模擬聯合國(去聽聽別人的辯論也好),雖不擅長寫英文學術寫作,卻藉助學校的合作關係到CAL唸Summer Session(修習歷史系課程和學術寫作),但最大的危機仍比不上申請期間的托福。

我決定申請學校的時間為2010年十月,卻才發現時間所剩無幾,我在九月為了申請一個校內獎學金匆匆考了托福,但分數只高過申請標準,極不理想,在繁瑣的待辦事項中,我思索輕重緩急,不認為來得及處理語言成績,遂努力把優勢放大,讓托福的傷害減到最低,幸運的是,系上的教授們也的確注意到我英文之外的申請條件,願意發給我offer。

但該面對的仍要面對,UW要求托福沒過標準的學生必須修英文課,但並不干涉修課的
多寡。為不讓英文拖累,我的修課進度仍和同學維持一致。然,英文當然不會理所當然「出來就變好」,反而經歷一段「英文黑暗期」。我唸的雖是中國研究,但除主題是「中國」外,一切都是英文;有人說文化衝擊可分為三階段,分別是蜜月、撞牆和穩定期,我覺得這用來形容課堂表現也很恰當。如果我的Fall是用小小的幸運度過,宛如蜜月,那麼Winter便是毫無疑問的撞牆期:寫作的用字遣詞、課堂課後口語無法自然表達,這讓我花了相當多心力去適應並調整,加上西雅圖不見天日的漫長冬天,那段日子實在不太好過。

我覺得語言進步的關鍵是「你必須感到自在」,而這是我在前兩個Quarter最需面對的難題。過去,我對英語的social場合大多感到新鮮有趣,來美國後,social卻是個難熬的苦差事,但我告訴自己,只要課業不忙,不管是系上或學校活動都要盡量參加,也會特意報名西雅圖當地的志工活動;我另外還有三個語言交換,分別和我閒聊或修改文章,除了久而久之和系上外國朋友有了共同話題,也慢慢「習慣」和外國人閒聊的語感。

只想告訴同為英文較弱勢的朋友,用功是毫無疑問的必需,但千萬不要害怕或退縮。記得winter一次收到教授來信說「因看不太懂你要表達什麼,所以暫時不能給你分數」,終讓我第一次忍不住掉了淚,但隔天約了meeting才知事情並不嚴重,因為「想法和架構都很好,問題只出在要如何把這些用英文清楚表達出來,而語言的精確是可以學的。」我很感謝教授們的善解人易,但唯有自己努力再努力,才能真正going native。我可以坦白的說,我仍在going native的過程中,但我很高興有抬頭面對。

 以既有的時間,盡全力冒險一次,時間永遠夠用,重點是全心付出

我的申請時間是2010年十月到2011年一月底,過程除申請的一切程序,同時還有RA、
忙研討會、留獎申請、碩論。我的時間所剩無幾,但知道已沒有時間質疑,只能且戰且走。我不求完美,但求把工作完成,也幸運遇到許多貴人幫忙:幫我改研究計畫的學長,是我負責聯絡的研討會發表人,我是在中午吃便當和他聊起,意外得知他畢業於東亞研究,他替我修改的SOP,絕對是我能拿到offer的關鍵,而在幼教所三個月的研究經歷,後來也經老師同意寫入履歷(這位老師更幫我寫了兩間學校的推荐信),我更感謝我的指導教授,她竟願意讓困惑的學生暫時放下論文,讓我心無旁鶩冒險一次,又因她的鼓勵和支持,最終我又能全心全意回頭把論文完成。

最驚險的則是GRE成績,原本鐵了心要用10G的成績,並希望在一月初結束申請程序以準備留獎,好在強者學長一語驚醒夢中人,我因而在2011年一月底,趁著家庭旅行到日本把夠用的GRE成績考到,並在考完當天發信給所有的學校要求替換成績,除了CAL之外,其餘學校都回信願意等候新的成績。

 王文華在《史丹佛的銀色子彈》說過一句話:「我想史丹佛想瘋了!」大意是說他做
了許多史丹佛沒要求的事(他編了本雜誌)。同樣,為讓學校了解泰北對我申請的意義,我除了附上要求的writing sample,亦獨立寫了關於泰北的研究計畫、翻譯當年在村子寫的多篇文章,還把兩年前在泰北拍攝的畫面剪成影片,透過畫面再把這故事講的更為動人。我無法確定這些資料有無加分,但至少,我知道我竭盡全力。

撰寫SOP-人生或許就像Q&A,只要用心體會,那麼你已準備好答案。

感謝強者學長,他幾乎重修我的SOP,刪掉許多繁瑣的描述(擅長哪門課、寫過什麼研究主題)。他建議我把主軸定位清楚,擬為「東亞歷史對下一代在政治、社會、教育、文化上有何直接與間接的影響?」並將每個階段的特殊性(大學到研究所階段的西洋史訓練、發paper、柏克萊修課、泰北國際志工、幼教所研究助理)對應到我所關心的歷史、政治、社會、人權與教育等主題,最後再連結回「為何選擇東亞研究?」學長的建議,讓我的SOP從無秩序的描述成為主題貫穿,頭尾相互輝映的敘述,當我回頭翻出那些對話,那些建議如今看來依舊中肯實在:

「我是覺得文章不可能寫到完美,永遠可以有改進的空間,問題在於要改到什麼程度,就得看時間的限制了。要是我的話,或許不要想成『要怎麼樣寫才完美、足夠」,而多想一點「要如何盡可能減少不通順、不清楚、不明確的元素。』」

「寫SOP最難能可貴的是要展現出你對於某個研究議題的熱情,從你為何想研究東亞的某的面向談起,會比較好,諸如成績、表現這些東西,除非真的很需要加入來補強某些地方的不足之外,全部都拿掉,這些你送過去的成績單就有了,所以不用再寫一次。客觀的、可以量化的指標(例如GPA),除非在你申請資料當中沒有提到又很重要之外,全部都不用提,要記得,重點是你對議題的『熱情』啊,這絕對是最重要的,要有感情啊!」

不把旁人的定論作結論,聽內心的聲音吧,或許人生的機會就那麼一次

作為一名人文科的學生,「理想與現實」永遠是我們不變的申論題:「你未來要做什
麼?」「唸這個有什麼用?」「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賺錢?」「父母對此有什麼想法?」種種問句,卻也讓我們比其他人更常思考人生的方向(或許也擁有較多的理想性?)走筆至此,我覺得「對得起自己」是支持我要走這條路的答案,我更感謝父母無條件的支持,因他們永遠樂觀看待這條與社會期待相反的選擇,讓我有取之不竭的動力。

雖然這條全新的道路對我而言相當漫長,這一年在異鄉也曾遭遇許多挫折,但我甘之如飴,畢竟能將心底的想法化為實際,人生還有什麼比這還要開心!Never too late to
dream,我希望我始終抱持這個想法,也與同樣在路途上的朋友們共勉,永遠,勿忘初衷。

後話-關於泰北和西雅圖

進UW後,由於沒有適合的指導教授,我的研究主題因而有了些變化。這狀況曾讓初抵
異鄉的我手足無措,卻也學到一件事-「人生的每件事都不是偶然」。接受現況後,我終於找到另個合適的主題,並在嘗試操作後,發現這方向竟更為開闊。如果不是泰北,我便不會由西洋史轉到中國研究,若不是一些曲折意外,我便不會找到當前的著力點。

走在這一年有九個月在下雨的城市,我從挫折不斷、想家至極到愛上西雅圖的一切;人生旅程的未知和奇妙,或許就藏在生活的每個小細節裡,就看我們有無發現並試著實踐了。

送給看到最後的朋友一首歌 Kelly Clarkson - Stronger :)



留言

  1. 嗨,你好,很高興能讀到你的文章。
    我現在跟你當初要申請學校時的情況很像。一個月後考GRE,三個月後考TOEFL,打算今年年尾申請華大比較文學所,也可能是亞洲語言文化研究所,又或者是Jackson School的國際研究,但我其實還在寫碩論的階段,預計明年4月畢業。
    但,太多事情堆在一起了,擔心GRE和托福成績,申請學校的Writing sample還沒寫,SOP不知道怎麼寫也沒有人可以問⋯⋯有點迷茫。但謝謝你,你的文章有很多有用的資訊,也很有能量,鼓勵了我。謝謝。
    祝福你在西雅圖一切順利。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